長沙位于中國的中南部的長江以南地區,湖南的東部偏北。地處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過渡地帶,與岳陽、益陽、婁底、株洲、湘潭和萍鄉接壤?偯娣e為1181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556.33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200余平方千米。位于瀏陽境內的大圍山七星嶺海拔1607.9米,為轄區最高處;岳麓山的云麓峰海拔300.8米,為城區至高點。
湘江為長沙最重要的河流,由南向北貫穿全境,境內長度約75公里。湘江也南北貫穿了長沙城區,把城市分為河東和河西兩大部分。河東以商業經濟為主,河西以文化教育為主。2001年10月10日市政府駐地由河東藩正街遷至河西觀沙嶺,力在發展河西的經濟以平衡長沙兩岸。
地圖坐標為東經111°53’~114°5’,北緯27°51’~28°40’,東西長約230公里,南北寬約88公里。地域呈東西向長條形狀,地貌北、西、南緣為山地,東南丘陵為主,東北以崗地為主;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大體各占四分之一。土壤以板頁巖風化物為主,夾有紅土、砂礫巖等土壤。
長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濕多變,夏秋多睛,嚴冬期短,暑熱期長。全年無霜期約275天,年平均氣溫16.8~17.2℃,年平均總降水量1422.4毫米。水資源以地表水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徑流量達808億立方米。除了湘江外,還有匯入湘江的支流有15條,主要有瀏陽河、撈刀河、靳江和溈水。最大的水庫為寧鄉境內的黃材水庫和瀏陽境內的朱樹橋水庫。
城區有可供參觀游覽的景觀景點50多處,轄區縣(市)也有眾多歷史遺跡和旅游景點。相鄰地區主要旅游景點如韶山毛澤東故居和南岳衡山、岳陽樓、桃花源等都是到長沙后可以及時旅游的地方。
長沙最重要的景點是:岳麓山及其附屬景點、岳麓書院、天心閣、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等)、湖南第一師范、劉少奇故居等。
文化古跡:岳麓書院、馬王堆漢墓、開福寺、古麓山寺、云麓宮、天心閣、北津城遺址、長沙窯遺址、走馬樓簡牘、白沙古井、禹王碑、陶公廟、瀏陽文廟。
風景區:岳麓山、橘子洲、世界之窗、湘江風光帶、植物園以及山鷹潭度假村和石燕湖度假村,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道吾山風景區、灰湯溫泉和黑麋峰景區,烈士公園。
紀念地:城區有烈士公園、清水塘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船山學社、新民學會舊址、湖南第一師范、賈誼故宅、李富春故居、愛晚亭、黃興墓、蔡鍔墓;雷鋒紀念館、黃興故居、朱镕基故居、楊開慧故居、胡耀邦故居,劉少奇故居及紀念館,曾國藩墓、左宗棠墓、文家市秋收起義紀念館、譚嗣同故居及紀念館。
其他旅游景點:湘江麓山寺碑焦達峰墓曉園公園明藩府吳王墓遺址禹王碑半山亭蟒蛇洞響鼓嶺笑啼崖賈誼故宅金盆嶺九號晉墓白沙井咸嘉湖唐墓
國家級景區和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旅游區4處:岳麓山風景名勝區、長沙世界之窗、湖南省石燕湖生態旅游公園和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岳麓山風景名勝區(包括岳麓山、岳麓書院和橘子洲);
國家森林公園2處: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水利風景區2處:長沙湘江水利風景區(湘江風光帶)、長沙市千龍湖生態度假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岳麓書院(長沙市區,第三批)、黃興故居和墓(分別位于長沙市區和長沙縣,第三批)、劉少奇故居(寧鄉,第三批)、銅官窯遺址(望城縣,第三批)、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瀏陽,第一批)、譚嗣同故居(瀏陽,第四批)。
歷史文化街區
由于八年抗戰、文夕大火和三年內戰,長沙城區古建筑古文物幾乎損失殆盡。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城區建設發展較快,但沒有完整考慮對歷史街區的保護,目前尚不存在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完整的麻石街僅存4條。近幾年開始關注對古城區的搶救,設立了五個“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保護性搶救,這些街區為
太平街;
潮宗街;
化龍池;
小西門;
天心閣歷史文化街區。
歷史文化村鎮
2004年2月確定的“長沙地區歷史文化村鎮”共計7個:
銅官鎮,古鎮,地處長沙城北湘江下行東側約30公里,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就有銅官陶器;三國時為吳蜀分界處。
沈家大屋,位于瀏陽龍伏鎮撈刀河畔的新開村。新開村清代流傳下來的村落保存完整,古民居建筑達3萬平方米以上,保存完好的居民建筑群以沈家大屋為核心與精華。
靖港鎮,古建筑面積超過五千平方米,古代主要軍事重鎮,昔日淮鹽主經銷口岸和湖南四大米市之一。
文家市,北伐戰爭時期和國共內戰時期的歷史見證,有劉家祠堂、河口大屋等地的大量紅軍的宣傳標語。
榔梨鎮,陶公廟與廟會,廟會為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三與八月十七,每屆廟會持續時間為十天左右。
溈山,地處寧鄉西部,素有“小西藏”之稱。主要建筑有密印寺,始建于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興盛時僧侶多達千余人。
大圍山鎮,老街保存完好,寧靜、古樸,素有“小上海”之稱。
特產與民俗
長沙最重要的特產是“長沙三絕”,即湘繡、中國紅瓷器和菊花石雕。湘繡的起源和發展都在長沙,為四大名繡之一。長沙也建有湘繡博物館以供研究、參觀和銷售。中國紅瓷器最早出現于1100年前的晚唐長沙窯,但包括之后出現的瓷器在內,都沒有純正的紅色。1998年底,尹彥征在長沙才研制出純正的紅瓷器,并在長沙隆平高科技園建立了中國紅陶瓷工藝園。菊花石產于瀏陽大溪河底巖石層中,天然生有白色的菊花圖案,其雕品為長沙的一大特色。
瀏陽有“花炮之鄉”的美稱,其生產的花炮在中國和世界各地都有銷售。
長沙過漢族的所有節日,其中一些節日有地方特色。也在一些日子有很多特有的民俗。陶公廟廟會為趕集的一大特色。農歷三月三時,長沙人都有地菜煮雞蛋的習俗。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這個習俗已經被很多人淡忘,但在郊縣依然保持。立夏時有吃立夏粳之習。驚蟄時農家于暗處點燈,用石灰撤房屋四周及潮濕暗角。小孩點燃一個個爆竹,丟向屋角墻下,邊丟邊喊:“涼蟄驚蟄,炸得蟲蟻筆直”。長沙過去流行的湘劇,是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地方劇種。當今湘劇缺乏青少年群眾為主的市場,逐漸走向沒落。
飲食習俗
長沙的飲食品種很多,本地小吃和湘菜在長沙最為流行。同時長沙人也愛吃很多外地名菜,因此全國各地的飲食也經常風靡一時,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貴州啤酒鴨、重慶火鍋、廣東水果粥等。
自1990年代前后長沙開始推出各種土菜系列,代表性口味有剁椒魚頭、煙熏臘肉、抱鹽魚等;風味小吃最著名的為臭豆腐、黃鴨叫、燈芯糕,以及近期開始流行的口味蝦、鴨脖等。著名的土菜館有剁辣椒炒肉土菜館,潭州瓦罐等。
長沙的小吃,種類眾多,而且因為湖南當地的口味,很多小吃為長沙所獨有。臨街小吃店是吃小吃的主要場所,每到晚上,南門口等地前來吃小吃的人們絡繹不絕;即使過了深夜12點,來吃夜宵的人依然令街道火爆異常。尤其有名的夜宵區域在南門口到勞動廣場之間一條步行十分鐘即可穿過的路上,兩旁餐館林立。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娭毑口味蝦”和在馬益順巷口的臭豆腐攤;饘m殿以及飲食一條街是2005年開發的小吃新地界。
主要的當地湘菜有:瀏陽蒸菜、鄉里臘肉、寧鄉口味蛇、剁辣椒炒肉、黃鴨叫、紅燒肉、四方坪土雞、潭州瓦罐、竹香魚、瀏陽火培魚等。
主要的當地小吃有:長沙臭豆腐、燈芯糕、口味蝦、口味雞、口味田雞、鴨舌、鴨脖、燉豬腳、蘭花干子、油豆腐、刮涼粉、長沙米粉、唆螺、麻辣捆雞、香菜涼拌腰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