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峰位于毛澤東同志故居的南部,海拔520米,為韶山第一高峰,又叫仙頂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因為獨秀于群山環抱之中,素有“躋其巔俯視群山若子孫,南岳洞庭望之若既”的美妙傳說。
這里群山環抱,茂竹修林。韶峰是衡岳七十二峰之一,整個山峰俏麗俊秀松柏成林,著名的韶山河飛墊越古,景色壯觀。良好生態環境,也是產茶好地方。
韶峰聳翠是韶山八景第一景。韶峰,顧名思義,韶山的最高峰,海拔518.9米。它位于韶山西南角,距毛澤東故居約5公里。韶峰是南岳衡山第七十一峰,比第七十二峰的長沙岳麓山高出兩百多米。南岳山脈綿延橫亙湘中大地,從衡山北行約100公里,至湘潭、湘鄉交界處,突然高聳,撐天立地,拔起一座險峰,有如寒光閃閃的利劍,又似巨鯨泅海噴吐的柱。
韶峰又名仙女山、仙頂靈峰,皆與韶氏三女升仙有關。王闿運在光緒刊《湘潭縣志》中載:
西北山之首曰韶山。西界湘鄉,東為書堂山。云湖水出焉,東南流七十里入于漣。其中多竹、蘭、石炭。舊云:韶氏三女居學道,鳳銜天書至而仙去。山上有鳳音亭,其陰有東臺、桃花洞。
韶峰歷史為湘潭、湘鄉二縣共轄,山南為湘鄉,山北為湘潭。唐代,韶峰頂出現了一座韶峰庵,據王闿運先生介紹"桓"長沙舊姓,桓氏三女從長沙市來,擇此筑庵,靜心修煉,乃白日升仙,桓氏三女故又稱韶氏三女。韶氏三女的傳說,使韶峰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同時也使這座充滿陽剛之氣的山峰,帶上女性的陰柔之美。今天來到韶山的人們,無不為韶峰的雄奇秀麗所折服。
清人周定寧以詩贊嘆:
從來仙境稱韶峰,筆削三山插天空。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湘南第一龍。
今人吟唱:
青松合抱萬千重,拔地凌云聳太空。但認此山為絕頂,未聞他處再高峰。
登臨韶峰,氣象萬千,晴好之日,潭、湘、寧三縣,大好河山,盡收眼底;或于夏日凌晨,觀日出,只見一輪金太陽,為白云彩霞烘裹,破曉而升,儼如一幅極壯美的畫卷。
有《登韶峰》詩云:
少年家住露東山,遙望韶峰隔幾重。一度夕陽鴉影亂,半彎殘月夢魂通。萬壑云煙來眼底,喜看大地走蛇龍。
詩人筆下有詩人的韶峰,風水堪輿家則稱,于韶峰頂,可見到"五龍朝圣"的奇觀,也就是說,有五道巨大的"山龍",分別從東西南北中五方,齊向韶峰揖拜。這與詩句"此是湘南第一龍"可謂異曲同工。
韶峰。這樣一顆風景明珠,目前已作相當規模的開發。在韶峰頂,恢復了舊有的寺觀,名為"韶峰寺",韶峰半山腰則營造了一座氣勢磅礴的毛澤東詩詞碑林,聯接碑林和韶峰寺,有韶峰索道;從毛澤東故居到韶峰,則有專線公路。來韶山,游韶峰,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
韶峰是南岳衡山72峰中的第71峰,海拔518.9米, 比第七十二峰的長沙岳麓山云麓峰高出200多米。因有“韶樂”的傳說,故又被譽為“音樂之峰”。韶峰亦名仙女山、仙頂靈峰。因清光緒《湘潭縣志》載,桓氏三女從長沙來,擇此筑庵,靜心修煉,乃白日升仙。這一說使韶峰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同時也使這充滿剛陽之氣的山峰,帶上了女性的陰柔之美。韶峰聳翠是韶山八景中的第一景,她秀麗挺拔,以雄偉陡峭居湘鄉、寧鄉、韶山交界處。登高遠眺,韶山風物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有天高地遠之感。
韶峰頂上唐時有韶峰庵,后來有仙頂靈廟,俱毀。1993 年在峰頂修復了古寺廟,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詞:韶峰古寺。寺殿門聯為:“舜帝南巡奏揚韶樂傳天下;紅日東出播種福田在人間。寺分上下兩層,下層為一大廳,廳正中南向塑有舜帝金身,北向則為娥皇、女英。舜帝顯得雍容慈祥,二妃眼含凄切。舜帝左右靠墻處,有彩塑四大金剛,三面墻頂塑有二十四位諸天、十八位羅漢,神態、裝束各異,栩栩如生。上層又作觀日臺。韶峰寺——觀日臺(觀日閣)采用仿金字塔造型,底邊四角均為75°。這種結構穩定、堅固、抗震、防強風,又能收到金字塔效應:人處塔中,身心格外舒暢,并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同時,韶峰寺——觀日閣又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意蘊:其下部為正方形,上部為圓錐形,寺體由方而圓,愈上愈尖,至頂部綴有一顆錚亮的銀色金屬球,球上,一柄鋼針直插藍天。
登韶峰,有專線公路,也有索道。索道從山腰詩詞碑林處起步至韶峰寺,水平線長712米,共有雙人吊椅50套。索道不僅便于游人登山,也自成一景, 人們稱為江南第一索道。韶峰南面山腰有胭脂古井。古井泉水細流,不管天晴下雨,均略呈現紅色。相傳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在此梳洗,以井為鏡,不慎將胭脂落入井中,遂使井水變色,F古井猶在,但僅當紅霞倒映時,胭脂色才可想見。
門票:73元 (通票)